工程概况

一、海南生态文明试验区综合地质调查工程(2019-2025)


总体目标任务:

围绕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海岸带生态环境破坏、重大基础设施地质安全、热带高效农业发展等需求和问题,开展海南岛自然资源综合地质调查,重构自然资源空间区划技术方法体系,制定可供推广的自然资源综合调查的工作技术标准,形成支撑服务海南生态文明试验区的地球系统科学解决方案,有力支撑海南生态文明试验区自然资源管理和国土空间规划编制。


工程首席简介:

黎清华(1978-),男,博士,教授级高工,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环境地质室主任,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兼职导师。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地质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地质》等期刊编委。先后入选自然资源部首批“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第三梯队)”、中国地质调查局“杰出地质人才”、“优秀地质人才”等荣誉称号,主持国家地质调查科研项目5项,在海岸带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等方面取得了系列原创性成果,发表论文30余篇,专著2部,近年来,在支撑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生态保护修复等新领域开展探索研究工作。


二级项目简介:

(一)海口江东新区综合地质调查

统筹构建以江东新区为核心,辐射海南的地质环境监测网络与地质资源环境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立海岛型城市陆海统筹综合地质调查示范基地,探索不同类型海岸带生态地质及自然资源综合调查技术方法,开展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利用适宜性评价示范,打造琼中县地质扶贫的典型样板,为海口江东新区空间规划、建设布局、安全运行和科学管理提供全流程地球系统科学解决方案,为琼中县脱贫攻坚提供有力的地质安全保障,为海南自然资源管理与国土空间优化提供全面的技术支撑与服务。


(二)海南岛热带特色农业区生态地质调查

探索形成特色农业区生态地质调查-土地农用适宜性评价-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地质转型工作模式,服务优质土地资源有效利用、特色农产品规划开发。开展县/市域尺度生态地质背景调查,查明地质建造类型及其物质组成演化特性,构建生态环境地球化学基准,掌握土地利用现状及分布格局;开展特色农产品产区及特殊地质背景区土地特色农用适宜性调查,支撑服务特色农业产业规划开发;开展特色农作物产地土壤-作物体系物质迁移及生物有效性调查,支撑土地资产评估、空间规划,为土地合理利用提供地质解决方案。


(三)三亚重点地区自然资源综合地质调查

贯彻“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以新时期地质工作“三大转变”为指导,围绕三亚市生态文明城市发展理念和“一心两翼、三区多点”城市规划总体定位与重大紧迫需求,按照轻重缓急原则,开展三亚重点地区自然资源综合地质调查,开展三亚城市地下空间资源环境协同开发、沿海新机场建设、南山港码头扩建等重大工程区及邻区陆海统筹和北部山区国土空间开发建设适宜性等调查评价,开展三亚市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依托“地质云”,形成三亚市城市地质信息数据库,支撑“多规合一”信息综合管理,构建城市自然资源信息管理决策辅助平台,推进人才队伍建设,形成热带滨海城市地下空间探测和空间资源环境协同开发利用技术方法体系,为三亚市空间规划、建设布局、安全运行和科学管理提供全流程地球系统科学解决方案。


(四)海南岛东北部沿海地区综合地质调查

支撑海南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和自由贸易岛建设对地质工作的需求,开展海南海岸带自然资源与综合地质调查,进一步梳理海岸带自然资源禀赋、生态地质本底和地质环境问题,开展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推进人才队伍建设,提升海岸带地质科技创新能力,为海岸带自然资源统一管理、国土空间规划与用途管制、重大工程规划建设和生态保护修复提供基础支撑和服务。


(五)海南岛及近海活动断裂与地壳稳定性调查评价

紧密结合海南重大工程建设需求,通过遥感解译与构造地貌调查、综合地球物理探测、钻孔联孔剖面与断层位移监测等技术方法,开展江东新区、三亚新机场及邻区与邻海活动断裂调查,查明活动断裂的位置、活动方式与最新活动时代,揭示主要活动断裂对近地表不良工程地质问题的控制作用,评价江东新区及邻区、三亚新机场及邻区地壳稳定性,为海南自贸区及重大工程规划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二、粤港澳大湾区综合地质调查工程(2019-2021)


总体目标任务:

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聚焦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建设、运行、管理的重大问题,围绕“三极、一带、一网、一区”开展“空间、资源、环境、灾害” 调查,摸清大湾区自然资源数量质量生态本底,研究重大环境地质问题发育规律及演变趋势,构建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地质环境监测网络,打造大湾区信息系统及服务平台,支撑服务大湾区发展规划、自然资源管理、生态环境修复及生态文明、优质生活圈、互联互通体系建设。


工程首席简介:

赵信文,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环境地质调查研究。

承担中国地质调查局工程1项,主持地质调查项目5项。先后在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5篇(第一作者9篇),出版专著3部。中国地质调查局优秀地质人才,获第十七届青年地质科技奖-银锤奖,参加“5.12”汶川地震抗震救灾地质灾害应急排查获自然资源部表彰。


二级项目简介:

(一)珠江口伶仃洋地区综合地质调查

查明伶仃洋地区海岸带地质环境条件、重大地质问题和海岛等地质资源禀赋,服务粤港澳大湾区海岸带自然资源管理、滨海城市新区和重大工程规划建设与安全运行、生态环境保护修复以及防灾减灾。

 

(二)粤港澳大湾区活动断裂调查与地壳稳定性评价

以南沙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珠江口跨海通道、广州-从化交通廊道等区域为重点,开展大湾区活动断裂调查与地壳稳定性评价,查明断裂分布特征、重要断裂活动性特征和微地震分布规律,梳理地质灾害分布特征,综合评价调查区地壳稳定性,为大湾区互联互通及重大基础设施规划建设、运行安全提供技术支撑。

 

(三)广州多要素城市地质调查

以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为目标,围绕广州市重点建设“三大战略枢纽”“一江两岸三带”“多点支撑”格局的城市空间战略发展及重大工程建设需求,整合资源,统筹谋划,开展广州市“空间、资源、环境、灾害”等多要素综合地质调查,聚焦解决城市重大资源环境问题。建立地质资源环境共建共享支撑服务平台和城市资源环境安全新体系,健全地质资料汇交、成果转化与共建共享体制机制。打造城市国土空间规划优化、城乡建设和运行管理协调发展的新格局,促进城市绿色、低碳、循环、安全、集约、智慧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地质技术支撑。以南沙新区为试点,统筹对接地上地下、陆地海洋国土空间一体化,构建“透明南沙”,精细打造国家级南沙新区多要素城市地质调查新样板,引领创建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地下空间探测、资源利用、地质安全和支撑服务规划建设运营管理的新机制。



三、宜昌生态文明示范区综合地质调查工程(2019-2021)


总体目标任务:

工程以“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宗旨,以生态系统整体性和流域系统性为原则,紧密围绕宜昌市生态文明建设需求,开展自然资源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综合地质调查,构建自然资源动态调查监测体系和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为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制、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等提供地球系统科学解决方案。建立服务于生态文明示范区的综合地质调查技术标准体系,打造综合地质调查示范基地,形成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动态评价示范。工程重点开展岩溶流域地表水-地下水相互转化定量评价技术方法研究,并建立磷源识别方法技术,探索流域系统水资源时空分布特征和磷形态组成及时空分布特征等科技创新工作,以服务宜昌生态文明示范区流域补偿机制的建立。


工程首席简介:

王宁涛,高级工程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水工环地质调查与研究。2009工作至今,参与建始县地质灾害详细调查、利川市地质灾害详细调查、远安县地质灾害调查等和中南重点地区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等11项地质调查项目,主持完成贵港市小城镇水工环地质综合调查和大别山连片贫困区1:5万水文地质调查项目2项;主持完成清江流域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及数值模拟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正在主持宜昌市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调查评价地质调查项目1项和三峡库区红层滑坡及库岸防治工程技术研究科研项目1项。发表科研论文23篇,其中第一作者8篇(国际SCI论文2篇、国际EI论文2篇、核心4篇)、通讯作者4篇(核心3篇); 2012年和2016年分别参加第34和35届国际地质大会并作口头报告。


二级项目简介:

(一)宜昌市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调查评价项目

开展宜昌市长江生态廊道综合地质调查,基本查明水文和工程地质等地质环境条件及主要环境地质问题,评价沿江防污性能及工程地质稳定性,支撑服务长江宜昌段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系统总结流域水文地质环境地质条件及水文地质调查成果,建立地表水-地下水相互转化定量评价方法,掌握水资源时空分布特征,系统评价水资源数量、质量及结构特征,评价水资源质量及生态需水量,支撑水资源配置及水源涵养优化区划。


(二)黄柏河流域综合地质调查项目

开展黄柏河和沮漳河流域综合地质调查,查明地质环境条件和存在问题及成因机制,支撑流域系统性生态保护与修复;开展土地质量和土地利用适宜性评价,查明山地丘陵区特色农业立地条件,提交农业产业布局优化及特色农产业发展建议;开展古生物化石与地质遗迹专项调查,提交宜昌地区古生代-中生代之交地质遗迹资源研学旅游产品和宜昌市全域地质遗迹保护与科学利用建议方案;开展黄柏河流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支撑宜昌生态文明建设需求。



四、泛珠三角地区地质环境综合调查工程(2016-2018)


总体目标任务:

以珠三角、北部湾和海南岛等重要经济区为重点工作区,开展地质环境综合调查,掌握区域地质环境背景,基本查明重点规划建设区基础地质、环境地质条件和重大地质问题,支撑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和国土空间优化开发。主要任务有:

①开展珠江一西江经济带1:25万地质环境调查,编制地质环境背景图件和规划应用图件;

②选择珠三角城市群、北部湾城市群等重要城市规划区和重大工程建设区,开展1:5万基础地质和水工环地质调查;

③开展海岸带稳定性、岩溶塌陷、软土沉降、水土污染、地壳稳定性等重大环境地质问题专题调查;

④开展资源环境承载力调查,有效评价人类活动与地质环境的相互影响,进行国土空间开发利用适宜性评价;

⑤结合全国地下水监测工程,完善地质环境综合监测网络,构建泛三角地区地质环境综合信息系统。


工程首席简介:

黄长生,博士,教授级高工,地质环境方向。


取得成果:

(1)创新地质工作机制,在海南建立中央-地方协调联动新机制,按照统筹资金、统一部署、相互补充、成果共享的机制,探索新时代地质调查“中央引领,地方跟进”的转型升级新模式;在广州建立“地质-规划联合工作机制”,探索地质调查支撑国土空间规划成果表达与集成,实现地质工作精准对接规划建设需求。

(2)创新成果表达形式,编制《支撑服务广州市规划建设与绿色发展资源环境图集》和《粤港澳大湾区自然资源与环境综合图集》,服务大湾区规划建设;编制《支撑服务海口江东新区概念性规划地质环境图集与建议》,服务海南生态文明试验区规划。

(3)创新成果服务模式,按照“互联网+”的理念,依托信息化技术,共建共享,跨界融合,成功开发广州地质随身行APP,实现地质调查成果高效便捷、大众化服务,支撑“地质云”建设。

(4)创新地质调查技术,加强创新研发,获得6项专利,显著提高地质调查工作效率和服务能力。

(5)探索地质科学新理论,建立人类活动与自然作用下海岸带地下水咸化模式;建立区内土壤元素高精度五步提取法,提出了铁铜组分诱导甲基汞降解机制;研究珠江口地区“岩-土-稻”系统硒元素“聚-散”过程;开展国际对比,提出泛珠城市群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中国特色路径;研究三亚地区构造应力场与地下水流场关系,建立压性构造带找水优势区域分析方法;初步建立区内不同空间尺度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方法体系。

(6)建立了水文地质环境地质业务团队1个,培养杰出地质科技人才1人、优秀地质科技人才3人,工程首席2人,二级项目负责人等技术骨干10多人。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10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