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河湖湿地生态地质,共研“双碳”战略

作者:谭建民、李梦茹/文;李梦茹/图 发布时间:2022-02-21
为了更好地在长江中游开展河湖湿地生态地质调查工作、支撑服务长江流域生态保护与修复规划,2022年2月18日,应中南地质科技创新中心李军副主任邀请,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生态环境研究所所长葛继稳教授来中心开展学术交流,并作题为“武汉市湿地资源概况及保护现状”及“神农架大九湖亚高山泥炭藓湿地2016-2020年CO2通量特征及其影响因子”的学术报告。地质安全评价室、水资源与水文地质调查室等相关部门的科技人员参加了学术交流。
葛继稳教授在“武汉市湿地资源概况及保护现状”的报告中首先系统介绍了湿地的定义、分类以及湿地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和功能,并以武汉市为例,详细介绍了武汉市的湿地资源概况及保护现状,并就武汉市湿地自然保护地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神农架大九湖亚高山泥炭藓湿地2016-2020年CO2通量特征及其影响因子”的学术报告则详细介绍了其团队自2015年7月起依托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在神农架大九湖泥炭湿地建立的涡度相关通量观测设备对泥炭藓与大气间CO2通量和主要环境因子的连续原位观测成果,研究认为泥炭沼泽的水分条件是影响CO2通量的主要环境因子。
学术报告结束后,与会的科技人员围绕湿地演化与生态修复、湿地植物在固碳过程中扮演何种角色等问题进行了研讨,并就湿地研究中相关标准的共同制定、资料共享及人才培养等方面达成了合作意向。此次学术交流活动为即将在长江中游开展的河湖湿地生态地质调查工作提出了指导性意见。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