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地质科技创新中心召开2019年学术研讨会

作者:陕亮/文;杨颖/图 发布时间:2019-12-26

2019年12月23-25日,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关于地质科技创新工作的新部署新要求,加强年度成果总结和学术研讨,促进合作交流、人才培养与团队建设,“中南地质科技创新中心2019年度学术研讨会”在武汉召开。

会议由武汉地质调查中心党委书记郭兴华主持。中国科学院院士袁道先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长王焰新,国家自然资源督察武汉局局长张先余,湖北省自然资源厅副厅长曾环宇应邀出席会议。湖北省科学技术厅、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湖北省地质局、三峡大学、中石化江汉石油工程有限公司、成都理工大学以及中南五省(区)地质(勘)局(院)、地调院、环境总站等单位的领导和专家,中国地质调查局总工程师室、科技外事部有关领导,中南地质科技创新中心咨询专家委员会及学术委员会委员、博士及硕士研究生代表共90余人参加会议。武汉地调中心近80名地质科技人员聆听了报告、参与了交流研讨。

武汉地调中心主任刘同良在致辞中回顾了中南地质科技创新中心一年来取得的主要业绩:一是平台建设取得重要进展。中心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三峡大学成功建成研究生工作站、共建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古生物与地质环境演化”实验室成为湖北省重点实验室;二是营造了良好的出人才出成果的创新环境。海南红树林关键生态地质控制要素识别与研究为海岸带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西部山区大型滑坡潜在隐患早期识别与监测预警关键技术》获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华北大阳岔小阳桥剖面获全球寒武系-奥陶系界线辅助层型剖面和点位(ASSP);三是成果应用产生了良好效果。湖北远安“南漳-远安动物群”调查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子刊并在中央电视台报道,《地质灾害科普宣传片—灾害前兆及科学避险》获科技部、中科院2018年全国优秀科普微视频作品等。

王焰新院士全球视野的“劣质地下水成因研究”成果、许强教授的西部山区大区域尺度的“大型滑坡潜在隐患早期识别与监测预警”研究成果,以及牛志军研究员的“古生物与地质环境演化—调查、创新与应用”等大会主题报告,思想深邃、科技水平高、学术引领性强。五个分会场分别围绕中扬子地区页岩气富集成藏理论和勘查开发技术、三峡库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防治理论和技术、城市(群)重大环境地质问题研究与监测预警技术、古生物与地质环境演化创新研究、花岗岩成岩成矿调查创新研究等方向进行了成果交流与专题研讨。

主会场大会结束后,召开了第二届咨询专家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审议了年度进展与成果,表决了相关管理制度,并对中南地质科技创新中心学术委员会人员进行了调整,刘同良主任为王焰新院士颁发了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聘书。

此次会议充分展示了中南地质科技创新中心在平台建设、人才培养、合作机制、专项研究等方面取得的重要进展和成果,表现出中南地质科技创新中心通过一年多的建设,已初步具备引领中南地区解决区域重大基础地质和资源环境问题的能力,得到了与会院士、专家和同行的高度认可。

学术研讨会会场

刘同良致辞

签订研究生工作站合作协议

签订研究生工作站合作协议、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共建协议

揭牌仪式

 

刘同良向王焰新院士颁发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聘书

 

院士、特邀专家、优秀地质人才及研究生代表合影留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