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地质科技创新中心召开第一届学术及咨询委员会议

作者:魏道芳/文;段蔚/图 发布时间:2018-11-16

11月14日,中南地质科技创新中心在武汉地质调查中心三楼会议室召开第一届学术委员及咨询委员会议。会议由学术委员会主任姚华舟研究员主持,应到咨询委员23人,实到13人,应到学术委员23人,实到12人。

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主任、中南地质科技创新中心主任刘同良出席会议并讲话。他指出,健全和完善以学术委员会为核心的学术管理体系与组织架构是中南科技创新中心科学发展的路径选择,是实现科技创新目标的组织保障。希望学术委员会和咨询委员会充分发挥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团队建设等学术事务中的作用,为中南地质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和良性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以殷鸿福院士为代表的两委委员一致认为,《中南地质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方案》提出的四大创新方向总体符合中南地区地质客观实际,体现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并对方案实施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要与国家重大战略紧密结合,谋划具有重大影响的成果。将长江经济带作为一个整体,从能源结构、城市群、地质灾害、长江大保护等方面入手加以研究,中南处于长江中游,而中游存在的问题最多,最有优势集成整合重大成果,为长江经济带建设提供地质支撑。

二是地质微生物作为一个新领域,既是新学科,也是解决许多重大地质问题的关键因素,应给予高度重视。页岩气的形成、环境污染、地球各圈层相互作用、地球关键带形成等过程中微生物均发挥着极大的作用,这项工作要作为生态地质调查、城市地质调查的基本内容抓起来。

三是坚持科技创新与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要用系统思维谋划四个创新方向、平台建设、人才队伍建设等各方面的工作。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学科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实验装备建设、重大成果谋划等,要统筹谋划、系统推进。既要解决眼前“卡脖子”的难题,也要谋划深层次的技术和理论创新,推动认知能力的提升,支撑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四个创新方向中,地质是根本,根一定要抓好。华南陆块增生过程与成矿动力学研究包括深部动力学与表层动力学,后者要注重对生物学的研究,注意从地质历史发展过程去分析机理,预测未来。

四是地调与科研有机衔接。地调是基础,创新是关键,两者相互促进、良性互动。要合理利用好地调项目资金,把关键地质问题的研究融汇到地质调查工作中。要发挥合作共建优势,联合申报国家五大平台项目,推动重大地质科技问题的解决。创新中心应设立科技创新基金,由合作共建单位共同出资,以更广泛汇聚人才参与科技攻关。

五是在机制创新方面,要搭建一个分工合作、互惠互利、优势互补、开放聚才的平台。以国家战略为统领,以需求和问题为导向,加强与地方的对接,调动各方积极性,形成合力,提升能力,扩大影响力。

六是要定期开展学术交流,研讨中南地质科技创新工作推进过程中的科学问题。

会议强调,在四大创新方向的框架下,要注意突出中南地区特色,如江南造山带金矿地质工作、南海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等等。

殷鸿福院士发言
会场情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