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22-25日,武汉地调中心在长沙组织召开钦杭成矿带地质矿产调查(西段)成果交流暨研讨会。
会议邀请地科院资源所毛景文研究员、南京地质调查中心张传林研究员、中科院广州地化所杨东生研究员分别作了题为《钦杭成矿带铜多金属矿床成矿作用与时空分布规律》、《华南新元古代构造演化:地幔柱和板块俯冲的耦合作用》和《湘中锡矿山超大型锑矿床成矿流体起源的地质、流体包裹体和稳定同位素约束》的专题报告。
湖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东省、海南省及湖北省的代表分别介绍了钦杭成矿带在其所属区段的基础调查、矿产勘察最新进展及成果。武汉地调中心、南京大学、中山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等单位的代表根据其所承担项目的研究领域分别就钦杭成矿带重要基础地质问题、区域成矿特征和成矿规律也作了专题报告。与会代表在上述报告的基础上,围绕钦杭成矿带存在的重要地质问题及地质矿产调查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了充分交流和热烈讨论,并为下一步的成果总结与集成作了铺垫。
会议提出了钦杭成矿带新元古代构造演化具有地幔柱和板块俯冲耦合作用的动力学机制,指出了主要矿产资源形成于中生代大陆板内环境,总结了钦杭成矿带主要矿床类型和时空分布规律,理清了地质找矿工作思路。通过交流讨论,加深了相关区域之间的相互沟通和协同性,有利于推动钦杭成矿带(西段)下一步的地质调查和找矿工作,同时对提高参会人员的地质理论水平具有较大地帮助。
中国地质调查局资源评价部、武汉地调中心、湖南省国土资源厅、湖南省地勘局、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南京大学、中山大学、湖南地调院、湖北地调院、广东地调院、广西地勘总院、海南地调院、广东佛山地质局、广东有色地勘院、广西区调院、湖南417队、广西第四地质队等单位共50余人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