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地区《地球化学普查规范》(1:5万)培训班召开

作者:杨晓君 发布时间:2013-08-22

根据《中国地质调查局关于进一步明确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工作有关要求的通知》(中地调函〔2013〕54号)和《中国地质调查局关于明确1∶5万区域地质矿产调查工作有关要求的通知》(中地调函〔2013〕76号),为提高地质矿产调查评价专项工作质量,加强大区项目办专业技术管理与质量监控,充分发挥物化探在地质工作中的先行作用,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南地区项目管理办公室于2013年8月16-19日在武汉召开《地球化学普查规范》(1:5万)培训及方法技术研讨会。

培训班特邀中国地调局基础部、南京地调中心、地科院物化探所、湖北地质实验研究所等单位专家授课,将理论与案例相结合,内容丰富、系统实用,主要涉及以下六个方面:1、勘查地球化学理论与方法概论(勘查地球化学发展过程及应用成果与主要经验,勘查地球化学理论体系、评价体系与方法体系问题,地球化学勘查各阶段主要任务);2、新修订版《地球化学普查规范》(1∶5万)与91版《地球化学普查规范》的主要技术变化和对比,贯彻标准建议;3、湿润半湿润中低山景观区野外工作方法及质量监控(采样物质要求、采样点布设原则、野外定点、样品加工、异常查证与异常评价等有关要求);4、地球化学系列图编制等资料整理方法;5、浅覆盖区机动浅钻在化探中的应用;6、实验室样品分析测试质量监控要求等。

来自苏丹地调局的技术人员、中南五省(区)及河南、安徽、江西8省地调院、物勘院、区调院分管领导与承担中南地区区域地质矿产调查和矿产远景调查项目1:5万化探工作的项目负责人、大区中心分管负责人和实验室主任等近20家地质勘查单位90余名专业技术人员参加了培训。

此次培训和技术研讨加强了项目管理与工作单位之间的沟通交流,为规范执行新标准新规范、保障1:5万化探工作成效奠定了良好基础。会上,局基础部组织各大区项目办分管领导和实验室主任针对如何落实推进新规范,把好1:5万化探工作质量关进行讨论,达成两点共识:一是要求各大区项目办成立“化探质量监督机构”,负责对各项目的野外工作质量监督;二是要求对所有承担化探样品分析的测试单位进行质量认证,以确保样品分析数据的可靠性。

培训及方法技术研讨会开幕式

 

与会代表认真听课

 

苏丹地调局学员

 

奚小环:勘查地球化学理论与方法概论

 

陈国光:《地球化学普查规范》(1:5万)

 

张华:湿润半湿润中低山景观区野外工作方法技术

 

孔牧:浅覆盖区机动浅钻在化探中的应用

 

叶家瑜:1:5万化探样品分析测试质量监控与管理

 

肖桂义:地球化学普查方法技术与分析测试质量管理研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