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需求与前沿,以区调改革促进中南地区基础地质科技创新

——武汉地调中心在全国区域地质调查图幅展评中获得2幅特优和1幅优秀

作者:徐大良 发布时间:2022-01-06

2022年1月6日,在全国区域地质调查工作会上,中国地质调查局通报表彰了全国区域地质调查优秀图幅展评结果,武汉地质调查中心完成的1:5万《巡检司幅地质图》和《蕲春地区专题地质图》获特优图幅,1:5万《红安县幅地质图》获优秀图幅,1:5万《Talwat幅地质图》等15幅为合格图幅。

武汉地调中心深入贯彻落实局党组“地质调查过程就是科技创新的过程”的工作要求,聚焦国家重大战略和重大布局,瞄准区域内重大地质资源环境问题,坚持地质科技创新,以新的1:5万区域地质调查技术要求为指南,全面推动区调改革,部署实施了一批区域地质调查项目,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和成果。

一是强化地质填图与学科前沿的深度融合,聚焦扬子陆核及陆块北缘前寒武纪地质、云开-海南地区东特提斯洋演化等重要地质科学问题,新发现了多处与重大地质事件密切相关的地质实体记录,构建了中南地区不同尺度地质时空格架,进而奠定了华南新元古代晚期-古生代页岩气锰矿铅锌矿、中生代岩浆-战略性矿产资源成矿的物质与空间格局基础。二是注重大比例尺精细解析,深入调查了湖北大洪山、蕲春、高桥、鹰扬关和海南邦溪-黄竹岭等混杂岩带,查明了混杂岩带物质组成、时代和构造属性,建立了华南不同时期陆块聚散的构造演化模式,将华南与全球超大陆聚散背景紧密联系起来。三是将区调填图工作与中心传统特色学科有机结合,深入研究了全球最早的海生爬行动物群—南漳-远安动物群的属种组成,建立了湖北鳄目演化谱系及其食性特征,探讨了三叠纪早期海洋生态系统和食物网雏形的构建,进而推动了湖北远安落星村获得首批全国地质文化村。四是充分运用物探、化探、遥感、钻探等多技术方法开展综合调查研究,建立了南方强风化层覆盖区和华南沿海填图新技术方法,推广了智能填图技术,提升了工作效率和高植被强风化层区地质填图的能力。五是有效推动地质填图的支撑服务能力,以地球系统科学为指导推进基础地质工作三大转变和转型升级,通过查明海南生态文明示范区、长江经济带等重要经济区第四纪地质结构支撑服务国土空间规划,提交了相应的地质遗迹保护意见和地热资源规划建议,开展境外地质调查为国家发展提供资源能源安全保障。

在“十四五”期间,武汉地调中心将持续深入开展基础地质科技创新,深入开展扬子克拉通古陆核形成、华南陆块聚散与洋陆转换过程研究,创新华南早前寒武纪地质认识、复合造山带理论和造山带填图方法;推进南岭大型岩浆穹窿构造带与战略性矿产关系研究,创新华南地区花岗岩成岩成矿理论;开展重要生物群起源演化与重大地质事件关系研究,创新发展地层古生物学科;拓展珠江三角洲等河口三角洲关键带研究,促进地质调查与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相关新闻